多动症:接纳自己,重建生活秩序

(一) 什么是多动症?

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,患者常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、控制冲动或抑制多动行为。这种情况不仅仅是“好动”或“注意力不集中”,而是一种持续的行为模式,显著影响日常功能和社会交往。多动症分为三种类型:

注意力不集中型:

主要表现为难以专注、容易分心、常常忘记事情、做事拖拉等。

多动-冲动型:

表现为坐立不安、过度活跃、难以安静待在一个地方、经常打断他人或插话等。

混合型:

兼有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-冲动的症状。

(二) 多动症的症状表现

多动症的症状可大致分为注意力缺陷和多动-冲动两大类:

注意力缺陷的症状:

难以集中注意力:做事情时容易分心,难以专注于任务或活动,特别是需要长时间持续注意力的活动,如阅读或做作业。常常丢失物品:如学习用品、玩具、书本等,经常忘记日常活动中的重要物品。做事拖延:难以按时完成任务,常因为容易分心或缺乏计划而无法完成工作或学业。不遵守指令:常被认为不听话或不遵守指令,但实际上可能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而未能理解要求。

多动-冲动的症状:

坐立不安:经常小动作不断,如晃腿、扭动身体等,难以静坐。过度活跃:比同龄孩子更爱跑跳或攀爬,即使在需要安静的环境中也难以停止活动。插话或打断他人:难以等待轮到自己,经常打断别人或抢话。冲动行事:做事之前很少考虑后果,经常表现出冲动行为。

(三) 如何应对多动症?

心理治疗-认知行为疗法(CBT):

帮助儿童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,增强自我控制能力。家庭治疗:对患儿父母或患者家属进行治疗知识的培训,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孩子的行为。(温馨提示:需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哦!)

药物治疗-兴奋剂或托莫西汀:

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和冲动症状,是主要推荐的药物。安非他酮或三环类抗抑郁药(TCAs):在必要时可以使用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(温馨提示:需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哦!)

行为干预-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:

通过正面强化和适当的惩罚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减少干扰和分心的因素: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,减少不必要的干扰,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。与学校沟通合作: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,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,共同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,如灵活安排作业或考试时间。

教育支持-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:

学校应根据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,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。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:学校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、舒适的学习环境,减少干扰因素,帮助多动症儿童集中注意力。加强家校合作: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,共同关心和支持多动症儿童,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
(四) 温馨小提示

在日常生活中,当遇到多动症的同学时,让我们多一份理解与包容,少一份偏见与指责。一个鼓励的眼神、一句温暖的话语,都可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助力。同时,也请同学们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,如有任何困惑或不适,勇敢地向老师、家长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。

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,拥有健康的心灵,享受快乐的童年,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用爱与关怀为每一个心灵护航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。